六六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六六阅读 > 义利三国 > 第五章 悠悠南阳行

第五章 悠悠南阳行

  第五章 悠悠南阳行 (第2/2页)
  
  东莱郡僻处大汉的东端,而且因为沿海,土地并不肥沃,世家大族关注的目光并不集中在那里。而毛玠所在的陈留郡,也缺乏超一流的世家大族。所以两人对土地兼并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出了兖州,进入豫州,尤其是进入陈国的南部后,袁阀的势力之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陈国南部的陈县开始,袁阀掌控下的庄园土地面积和佃农数量,远超朝廷掌握的土地和自耕农数量。而且能够很轻易的看出,袁阀对自耕农的侵吞,简直就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用尽各种手段的逼迫。而国家自耕农的减少,使得赋税减少。为了征到足够的赋税,又加紧对剩下的自耕农进行逼迫。这导致了剩下的自耕农不得不将自己的土地贡献给袁阀,成为袁阀的佃农,以此求得袁阀的庇护。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国家的自耕农越来越少,收到的赋税越来越少。而世家大族却越来越强大。
  
  进入袁阀的大本营,汝南郡汝阳县,那更是整座县城里的产业:酒店、车马店、住宿、商家,无一不带有袁阀的烙印。毛玠终于忍不住道:“兄长,世家大族跨州连郡,如此催逼小农,这是附在我大汉身上吸血啊。长此以往,小农破产,国家向何人征税?要何人服兵役?如何维持官员俸禄?如何编练军队抵御外侮?”
  
  嗯,毛玠你终于明白了。哎,可惜哥哥我这种事情看得太多了。华夏族的祖先们英勇无敌,消灭、赶走、同化了无数原先生活在这片大陆的民族。把整个东亚大陆最肥美最适宜耕种的土地都打了下来,留给了子孙。可是至此也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成了彻头彻尾的农业民族。土地成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士大夫阶级利用免税的特权趴在国家身上不断吸血。土地越来越集中。最后小民们受不了了起来造反,大量的人口死亡,最后出来一个枭雄收拾残局。建立新王朝。
  
  新王朝建立之初,因为人口大量死亡,原有的士大夫阶级相当一部分被摧毁,所以国家手里有大量的土地可以重新分配。因此每一个新王朝初期都是蓬勃向上的。到了太平一两百年后。汉族人强悍无匹的繁殖能力,中医在中世纪又明显属于超越时代的先进医学。再加上中国士大夫阶级对土地的贪婪,又造成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于是又是战争,死人,大量的死人。人死得差不多了又建立一个新王朝。
  
  华夏几千年历史,几乎就是这样的重复再重复。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生产力倒是有缓慢的进步,精神方面的文明却是不断倒退和堕落。最后终于被西方赶上并超越。好死不死西方列强入侵的时候统治中国的又是一个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在十九世纪全世界所有强国都是民族国家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却无法接受民族国家的概念——民族国家?哪个民族的国家?由此保守僵化,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甚至喊出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奇葩口号。待得毛太祖扫平宇内时,国际环境对中国已经大为不利,以至于后来只能是步步是血的追赶。这是每一个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中国人,心里永远的痛!
  
  可是这些话,又怎么能对毛玠说。蒋通不过长叹而已。
  
  除了世家大族的威胁,两人更担忧的却是张角的太平道蓬勃发展,信徒数量极为庞大。路途中有好几次,两人的车队都遇上太平道徒前来讲道,询问他们是否有病人,要不要大贤良师的符水。
  
  开什么玩笑!你们这些邪教分子!小爷我前世可是正规医院的医生,最恨的就是你们这些卖假药骗病人钱的家伙。现在看起来,太平道比那些假药贩子还要恶劣,他们假装把假药施舍给信徒,却引诱信徒奉献出自己的家产,还要给信徒洗脑。他们要掌控信徒的身体,还要掌控信徒的精神!
  
  “兄长,张角此人,心怀不轨!绝非单纯的乐善好施。”
  
  “嗯,某料此人必反!且当在三年之内!”
  
  “啊?兄长,此言是否过于危言耸听?”
  
  “孝先且仔细想想,一路行来,不论兖州、豫州,便是愚兄所在的青州,都有太平道徒,不光人数众多,而且组织严密,信仰虔诚。手握如此资源,还不断扩张,太平道教徒无不对他感恩戴德,核心教徒更是对他唯命奉谨。眼里只有大贤良师,哪里还有陛下?他想要干嘛?他即使不反,就这么发展下去,朝廷能容得下他?到时候他反还是不反?”
  
  毛玠沉默许久,突然忍不住全身颤抖起来:“兄……兄长,这天下,世家大族催逼于前,太平道蛊惑人心于后。太平道徒更是遍布各州各郡。可谓遍地干柴。若是太平道反,这天下,这大汉……玠实在是不敢想下去了。”
  
  “孝先,有何不敢想下去?我等身为大汉子民,若是张角敢反,我等便挺身而出,将其打下去就是了!”
  
  “兄长豪迈,若真有此日,兄长起义兵之时,玠定当附骥于后!”
  
  嘿嘿,毛玠毛孝先,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哦。你终于要落入小爷的毂中了。
  
  一路慢慢行过,因为对袁阀存了恶感,所以两人叮嘱家将们绝对低调。无声无息的通过了汝南郡,终于在光和三年的八月初,进入了荆州的南阳郡。
  
  蒋通记不得黄忠到底是南阳郡哪个县的人,也不清楚黄忠早年的仕途是在哪里开始的。只知道黄忠开始登上史书,是在刘表入主荆州之后。那起码是十年后的事情。
  
  所以,就不能自己去找黄忠了,要想办法让黄忠来找自己,或者被别人推荐给自己。
  
  那么,办法就很简单了。进入荆州地面后,蒋通一改在豫州的低调,高调的拜访了南阳郡的一些世家大族。对于因为《送别》、《游子吟》、《平丘劝孝歌》而闻名天下的蒋通蒋子达的到访,荆州的世家们纷纷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对于蒋通提出的以武会友,想和南阳豪杰切磋的想法,也当然要大力支持!不为别的,只为蒋通当日写的不是《劝孝歌》,而是《平丘劝孝歌》。平丘县,陈留郡的一个小县,因为此歌而天下闻名啊!要是把这蒋子达伺候好了,他心情好,又来一首脍炙天下的名篇,再冠以南阳甚至某一家族之名呢?因此,他们怕的就是蒋通不提要求,怕的就是蒋通不欠他们的人情!
  
  南阳郡,最大的世家是文家,荆州大将文聘就是出自这个家族。其次,是朱家。当然,现在还有后起之秀,何皇后的娘家,大将军何进的家族,何家。
  
  如此在宛城待了一个月,蒋通和五十三名南阳郡的成名武者交手,连胜了五十三场。到了后来,已经不是世家大族受蒋通之托找人了,而是他们疯狂的在主动找人——东莱郡,偏僻小郡,人口不足六十万口,一年才只有推举两个孝廉的资格。但就是这么一个孝廉就横扫号称帝乡的大郡,南阳郡的户籍人口足足二百四十八万,每年举孝廉十二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数据。)南阳的世家们怎么受得了这个?
  
  终于,终于,黄忠来了。想想也是,黄忠虽然武艺高强,绝对是汉末荆州第一人,但是毕竟出身低微,这种打败青州枪王从而名扬天下的好事,不到万不得已,怎么会把机会留给他呢。
  
  黄忠见到蒋通的时候,精神状态并不好。满脸的心不甘情不愿,一脸的愁容。和蒋通交手的时候,也是匆匆的应付两下,就跳出圈外说什么蒋子达武艺精熟,忠不及也的话,之后就准备走人。
  
  “汉升请留步!”
  
  “子达还有甚事?你要人陪你玩,我已陪你玩过了,也输给你了,还要忠怎样?”
  
  这个黄汉升,你儿子快要死了吧?看你那着急的样儿。不过,为了儿子的病情,你居然放弃了打败我一举成名的机会,你还真是一个好父亲啊。
  
  “通与汉升虽仅交手三合,但观汉升刀法,有特异之处。当不致如此轻易落败。若汉升全力与某交手,胜负实未可知。然,汉升心不在焉,一脸愁容。可是家中有事?可是家中有亲人疾病缠身?”
  
  黄忠那不耐烦的表情终于稍微舒缓了一点:“家中犬子病重,忠方寸已乱,怠慢了子达。忠在此赔罪了。待犬子康复,忠一定倾力陪子达一战。”
  
  “通早年在冀州求学时,得遇异人,于医道上稍有心得,若汉升不弃,可否让通去看看令郎?”
  
  黄忠一副怀疑的表情看着蒋通,就差在脸上写上“我不相信”四个大字了。但想到自己的儿子遍访名医,家中资财几乎耗尽,而儿子却已经奄奄一息的惨状。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还是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一剑独尊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裙下臣 帝霸 龙纹战神 迷踪谍影 永恒圣帝 逆剑狂神 毒医娘亲萌宝宝 御鬼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