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六六阅读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九章 君郎何年少

第九章 君郎何年少

  第九章 君郎何年少 (第2/2页)
  
  只是到现在为止,儿子都没有将此事给自己一个结论,反倒是让他在“含元殿”的大朝会上,从别人那里听闻了此事。
  
  “去把大公子叫到我的书房来——”
  
  长孙无忌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一点为好。
  
  他想不明白,为何李世民没有在“含元殿”上刨根问底,按照李世民一贯的性子和做事风格,遇到如此大才之人,岂能轻易放过?
  
  “爹爹,您找我?——”
  
  时间不大,长孙冲从外边走了进来。
  
  未出正月,长安的天气还是有些冷,长孙冲却只穿了一件夹衣,挺拔的身材,仿佛在诉说着他练功的勤勉。
  
  “冲儿,到为父这里坐——”
  
  即便心中有太多的疑问,长孙无忌也没有在表面上露出来。
  
  这是一个不太喜欢暴露自己内心情感的人,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自己的家中。
  
  也许,只有在幼年时,面对相依为命的胞妹长孙无垢,那时的长孙无忌才是最真的自己。
  
  “冲儿,你来看看,可曾见过这首诗余?”
  
  趁着管家去找长孙冲的空档,长孙无忌已经将在大朝会上,李世民诵读的那首“青玉案”给默写了出来。
  
  “这……爹爹,这首诗余您从何而来?”
  
  长孙冲当然能认出这是自己爹爹的笔迹。
  
  可是,这首诗余的内容,从昨夜到现在,就一直在长孙冲的脑海中闪现,一刻也不曾停歇。
  
  原本昨夜他们是打算通宵达旦的,又遇到了那位美艳不可方物的“三小姐”,即便不能一亲芳泽,长孙冲也希望能跟她在一起多待一会儿。
  
  因为候选了驸马,指定的又是李世民最疼爱的长乐公主,长孙冲被爹爹严令禁止同其他女子有密切的关系。
  
  比他还小一岁多的二弟长孙涣,连孩子都生两个了,已经十七岁的长孙冲,到现在却还是个童子身。
  
  看到儿子这样的反应,长孙无忌顿时就明白,恐怕孔颖达讲述的真的就是事实了。
  
  “冲儿,告诉为父,你可认识那名写出这首‘青玉案’的小才子?”
  
  长孙无忌没有责备儿子的意思,毕竟天下之大,奇人异士多不胜数,谁又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高人一等呢?
  
  这个已经直达圣听的小才子,他相信李世民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多年的习惯让长孙无忌觉得,但凡是李世民重视的,他就一定得考虑在前边。
  
  “爹爹,当时夜色有些昏暗,而且人头攒动的,儿子看的也不是很真切,那孩子长得很像是……很像是雉奴……”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长孙冲却还没有敢在老爹面前撒谎的勇气。
  
  “什么?你说写出这‘青玉案’的小才子,竟然是年仅八岁的晋王殿下?——”
  
  任凭长孙无忌想破了头,也想不到那个震惊了“含元殿”的小才子,竟然会是那个最不起眼的晋王李治?
  
  “冲儿,此事事关重大,你肯定那人确实是晋王殿下?”
  
  要知道,晋王李治虽然也是李世民的嫡子,却是“天漏之体”,天生的文武皆废。
  
  这样的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做一个逍遥王爷罢了。
  
  长孙无忌身份特殊,他是皇后长孙无垢的亲哥哥,又是李世民最为信赖之人,一举一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两年来,他也看到朝中有人已经开始站队了,不过敏感的长孙无忌,却嗅到其中有那么一丝丝阴谋的味道。
  
  李世民的三位嫡子,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按理说将来无论是谁坐到了那个位置,他长孙家都会福泽绵长的。
  
  不过,长孙无忌追求的,似乎还要更多一些。
  
  “爹爹,当时儿子只是觉得他有些眼熟,不过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到雉奴了,他这个年龄长得也快,就没敢上前相认。”
  
  “回来后仔细回想了一下,昨夜跟在他身边的是程家和秦家的几个兄弟,听闻最近半年,雉奴就一直在秦府学艺,所以……”
  
  说到这里,已经不用长孙冲再说下去了。
  
  长孙无忌似乎也明白了,为何在“含元殿”上,李世民固然震惊、固然欣喜,却没有揪着这小才子的身份盘问下去。
  
  “冲儿,此事你自己心里清楚就行,暂时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尤其是那小才子的真实身份。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不认识就行了。”
  
  长孙无忌淡淡地说道,两只眼睛却在飞快地转悠着,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盘算些什么。
  
  ……
  
  李治他们昨夜回来的很晚,准确地说,应该是今日凌晨才回到秦府的。
  
  那五十两黄金,最终还是被分做了三份,程家兄弟拿走了二十两,也给了秦家兄弟二十两,而李治自己却只留了十两。
  
  等回到秦府的时候,李治转手又把自己的十两黄金给了秦怀道。
  
  “晋王殿下,您这是?”
  
  李治没有辩解,只是先强塞给了秦怀道。
  
  “怀道兄,这黄金你就拿着吧,反正我几乎天天到秦府来,吃的喝的有你们供应着就行了。”
  
  李治的心里很清楚,秦府是万不能跟程府相比的,如今程府的当家主母,那是清河崔氏出身,正经的“五姓七望”之家。
  
  当李治还在秦府的客房呼呼大睡的时候,他的那首“青玉案”,却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先是有太学的两位博士,再有下朝后的文武百官,顿时长安城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谁都能吟诵两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而文末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却成为无数少男少女、红男绿女、痴男怨女挂在嘴边的感慨之词。
  
  而“平康坊”里那些莺莺燕燕,更是为这首“青玉案”痴迷,纷纷拿出浑身解数,或弹唱吟诵、或编练歌舞。
  
  “平康坊”的三大头牌竟然扬言出去,但凡做此“青玉案”的才子能够登门,她们愿意自荐枕席,且分文不取。
  
  ……
  
  “三小姐,你说昨夜那个孩子,怎么就能够写出这么动人的诗余呢?可惜了,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华山西峰,又称莲花峰,峰顶处有一处宫殿,两名女子正在欣赏着一副文稿。
  
  太华万余重,岧峣只此峰。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是啊,他还是个孩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云儿,你说他这写的是谁呢?”
  
  三小姐痴痴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羞涩,似乎还有一丝期许。
  
  而在三小姐的右手边,放有一灯,灯高九寸,通体洁白,宛如冰雪。
  
  其形作宝莲盛开,大有海碗,莲心即是灯心,若明若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一剑独尊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裙下臣 帝霸 龙纹战神 迷踪谍影 永恒圣帝 逆剑狂神 毒医娘亲萌宝宝 御鬼者传奇